首 页 | 律师简介 | 法治新闻 | 法律文书 | 律师文集 | 诉讼指南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服务
项目
|
| | | | | | | | | |
刑事辩护   法律顾问   公司企业   劳动工伤   房产物权   合同债权   家庭婚姻   金融证券   知识产权   交通侵权   法律咨询
专业领域

刑事审判司法实践对醉酒驾驶相关裁判要旨汇编


醉酒驾驶是一种危险驾驶行为,刑法中也明确规定醉酒驾驶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对于醉酒驾驶,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这种故意行为承担相应责任。本文对刑事审判司法实践与醉酒驾驶相关的8例案例按照案例名称、裁判要旨、案号、审理法院、来源等进行整理,以供参阅。



1.公交安检员顶替检测行为的认定——广东深圳法院判决刘某荣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裁判要旨】司机酒后驾驶公交车,在闹市区发生交通事故后,继续开车引发事故,给车上乘客以及路面车辆、行人造成严重危害,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安检员明知司机饮酒却顶替检测,让司机酒驾上路,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共犯。

【案号】(2020)粤03刑终256号

【审理法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人民法院报》2020年08月20日第06版



2.行为人饮酒驾驶、肇事逃逸后能否要求获赔交强险——安徽六安中院判决赵某诉人保财险六安公司保险纠纷案

【裁判要旨】行为人因饮酒驾驶肇事后逃逸,并找人“顶包”致使公安机关无法进行酒精测试,从而无法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醉驾。行为人在赔偿事故受害人损失后,向法院起诉要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予以理赔,不应得到支持。

【案号】(2019)皖15民终1036号

【审理法院】安徽省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9年06月13日第07版




3.血液乙醇含量鉴定程序违法的鉴定意见应予排除——浙江衢州中院裁定祝某危险驾驶案

【裁判要旨】血液乙醇含量鉴定意见是认定醉驾案件的关键证据,在鉴定程序严重违法,且侦查机关亦无法补正或者做出合理解释的情况下,鉴定意见应予排除;在案证据无法证实被告人具有呼气酒精含量可作为醉驾案件定案依据的情况,故亦不能以呼气酒精含量作为定案依据。

【案号】(2017)浙0881刑初283号

【审理法院】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法院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8年9月13日第6版



4.危险驾驶罪中无证驾驶等非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评价——江苏无锡中院裁定江某某危险驾驶案

【裁判要旨】无证驾驶等其他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只是醉酒驾驶行为的附随情节而非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评价时应将两者区别对待,或者作为行政违法行为予以行政处罚,或者作为危险驾驶罪的从重量刑情节予以刑事评价。

【案号】(2017)苏02刑终356号

【审理法院】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8年7月12日第6版




5.危险驾驶罪中强制提取血样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措施——上海徐汇法院判决夏坚栋危险驾驶案

【裁判要旨】危险驾驶罪中强制提取血样行为暂时限制了被提取人的人身自由,且发生在刑事立案之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在提取血样过程中虽然违反了相关行政法规,但所提取的血样作为证据使用不会对司法公正产生严重影响的,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

【案号】(2017)沪01刑终337号

【审理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8年6月28日第6版



6.少量饮酒驾车回家后又驾车外出发生交通事故致死的责任认定——江苏南通中院判决李某、周某诉戴某等生命权纠纷案

【裁判要旨】行为人与他人聚餐时饮用少量酒水,其血液内酒精含量低于20mg/100ml,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酒驾行为。其驾车回家后再次驾车外出发生交通事故身亡的,同桌共饮者即便因先行行为负有提醒、劝阻义务而不作为,如该不作为与饮酒者死亡之间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则不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案号】(2017)苏06民终4260号

【审理法院】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8年4月12日第6版



7.酒后驾车连撞两人致死如何定性——河南焦作中院裁定杨某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

【裁判要旨】酒后驾车肇事后逃逸过程中,置行人、其他机动车辆或非机动车的安全于不顾,应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时应对该行为人两罪并罚。

【案号】(2014)焦刑三终字第00033号

【审理法院】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5年5月21日6版



8.醉驾案第三者责任险的承担主体——河南南阳中院判决张文献诉阳光财保南阳中心支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

【裁判要旨】醉酒驾驶行为人是最终责任承担主体,即便保险公司事先已经承担保险责任,也可以依法向行为人进行追偿。如醉酒驾驶行为人已经承担了对被害人的赔偿责任,则其就不具备对保险公司的追偿权,不应仅按照合同法的“格式条款”规定而认定保险公司承担责任。

【案号】(2011)南民一终字第1029号

【审理法院】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2年7月19日6版
  

上一篇 值得所有开车人关注的醉驾刑事案件的22个最新裁判观点
下一篇 刑事辩护关于刑法中的“坦白”的两个认识误区
首席律师曾永前
执业宗旨

网站公告
广东省各级人民法院地址电话
本网站聘请珠三角各界知名人士成立专家
三十多家知名单位祝贺本网站列百度排名
50多家知名企业社团热烈祝贺本网站参与
获得减刑的田某向东莞市中级法院赠送锦
获得减刑的田某向曾永前律师赠送铜匾
联系我们

曾永前律师咨询热线:13415986226、13377787158
办公电话:0769-23039552 
传真:0769-22029108 
QQ:763096604
Email:zengyongqian@126.com
网址:www.dg148.net ,   www.zengyongqianlawyer.cn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莞太路63号鸿福广场A座鸿福商务写字楼22楼    广东宏尚律师事务所

乘车路线
公交路线:
1、乘公汽C1、L1、L4、2、39、X1到“鸿福路口”站下, 步行至鸿福广场新城市酒店A座22楼;
2、乘公汽8、14、24、31、47、59到“电信局”站下,步行至鸿福广场新城市酒店A座22楼;
3、乘公汽3、14、47、X13到“上边甲”站下,步行至鸿福广场新城市酒店A座22楼...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 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 东莞第一人民法院 东莞第二人民法院
东莞律师网、东莞法律咨询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03594号    网址:zengyongqianlawyer.cn 联系人:曾律师 技术支持:天鸿网络